歡迎訪問寶雞市人民醫院官網!
中醫認為“人與天地相參,與日月相應”。《黃帝內經》云:“春三月,此謂發陳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?!贝禾礻枤馍仙?、萬物生長,人體也順應自然,陽氣逐漸旺盛,新陳代謝加快。兒童為“純陽之體”,生機蓬勃,在春天更能借助自然的陽氣,激發身體的生長機能。
春季助長的中醫機理
1.春應肝木,生機勃發
春屬木,與肝相應。肝主疏泄,調暢氣機,促進氣血運行;肝藏血,濡養筋骨。兒童“肝常有余”,春季肝氣升發旺盛,配合中醫外治法可順勢助長。
2. 腎主骨生髓,脾主肌肉
兒童生長依賴脾腎二臟:腎精充盛則骨骼強健,脾運健旺則肌肉豐盈。春季通過外治法溫補脾腎,可激發“先天之本”與“后天之本”的協同作用。
3. 陽氣升騰,經絡通達
春季陽氣由內向外升發,配合推拿與灸法可疏通經絡,促進氣血輸布至四肢百骸,為身高增長提供能量基礎。
一、小兒推拿
1.推拿原理
調節臟腑:通過對腹部穴位及相關經絡推拿,能增強脾胃功能,助于消化吸收,為生長提供充足營養;對腎經等穴位推拿,可補腎益精,促進生長發育。
疏通經絡:春季陽氣上升,推拿能疏通經絡,讓氣血運行通暢,使臟腑、四肢百骸得到滋養,利于骨骼肌肉生長。
調和氣血:小兒推拿能調和氣血,使身體氣血充盈、平衡,為生長提供良好的內環境,保證各器官正常生長發育。
2.常用推拿手法及穴位
補脾經:在小兒拇指橈側緣,從指尖推向指根300~500次,可健脾胃、補氣血。
補腎經:在小兒小指螺紋面,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為補,推300~500次,能補腎益腦、溫養下元。
按揉足三里:足三里在小腿外側,犢鼻下3寸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,按揉100~300次,可調節機體免疫力、增強脾胃功能。
捏脊:在小兒背部脊柱兩側,從尾骨端開始,雙手拇指與食指、中指相對,將皮膚捏起,邊捏邊向上推進,至大椎穴,捏3~5遍,能調陰陽、理氣血、和臟腑。
3.療程
時間與頻率:一般每周推拿2至3次,每次20至30分鐘為宜,可連續進行2至3個月。
二、臍灸
1.臍灸原理
調節脾胃功能: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。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都依賴脾胃的運化功能。臍部與脾胃等臟腑經絡關系密切,臍灸可溫通中焦,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,使兒童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,為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。
激發腎經氣血:腎主骨生髓,與兒童的骨骼生長、智力發育等密切相關。臍灸通過溫熱刺激,可激發腎經的氣血,起到補腎填精的作用,有助于兒童骨骼和大腦的發育。
調節全身氣血:臍為經絡之總樞,經氣之匯海。臍灸能通過調節臍部經氣,使全身氣血運行更加通暢,氣血充足且運行有序,可保證兒童身體各臟腑組織得到充分的滋養,從而促進生長發育。
艾灸以兒童感覺溫熱舒適為宜,一般灸15-20分鐘,以局部皮膚微微發紅為度。
2.注意事項
灸后避風,2小時內不進食生冷。體質濕熱或發熱期間暫停。
3.療程
每周2次,連續3周為一療程。
三、穴位貼敷
1.作用原理
刺激經絡穴位:中醫認為人體經絡內連臟腑,外絡肢節。通過在特定穴位貼敷藥物,能刺激經絡,激發經氣,調節臟腑功能,使氣血運行通暢,為兒童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內環境。
藥物透皮吸收:貼敷的藥物可透過皮膚滲透進入人體,發揮特定的藥理作用,如一些補腎健脾、益氣養血的藥物,能從整體上調節兒童的身體機能,促進生長。
2.常用穴位及藥物
常用穴位:神闕穴即肚臍,與人體臟腑聯系緊密,可調節脾胃;足三里能調節機體免疫力、增強脾胃功能;腎俞穴、命門穴可補腎益氣,促進生長發育。
常用藥物:多以丁香、肉桂、黃芪、黨參等中藥為主,具有溫陽健脾、補腎填精等功效,可根據兒童具體體質和癥狀進行藥物配伍,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。
三法聯用優勢
協同增效
推拿疏通經絡,促進藥物吸收;臍灸溫補元氣,增強臟腑功能貼敷持續刺激穴位,鞏固療效。
安全無創
避免口服藥物依從性問題,尤其適合體質敏感兒童。
個體化方案
根據兒童體質辨證加減穴位與藥物
家長須知
最佳干預時間:2-5月為春季助長關鍵期,建議3歲以上兒童系統調理。
配合家庭養護:
飲食:多食芽類(豆芽、香椿芽)、深綠色蔬菜(菠菜、韭菜)及優質蛋白。
睡眠:保證21:00前入睡,促進生長激素分泌。
運動:每日戶外活動1小時,推薦摸高跳、跳繩等縱向運動。
禁忌癥:皮膚破損、急性感染、嚴重過敏體質需慎用。
中醫非藥物治療以“天人相應”為綱,通過激發兒童自身潛能實現自然生長。建議家長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方案,讓孩子在這個春天“躥”出新高度!
歡迎至我院門診二樓中醫科咨詢詳細助長方案,預約專屬調理療程。
地址:寶雞市經二路新華巷24號 電話:0917-3272497 Email:bjsrmyydb@163.com
乘坐車次: 北門:4路、5路、6路、7路、8路、9路、10路、17路、36路 南門:33路、34路、37路、42路
Copyright ? 2021 版權所有:寶雞市人民醫院 陜ICP備18007727號-2 陜公網安備 61030002000113號 技術支持:伙伴網絡